自1975年越南统一之后,南北之间的差异一直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,虽然历史上北纬17度线已经不见了,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却依然留有那些看不见的裂痕。
最近这几年,越南挺着紧跟美国的步伐,想借助经济合作融入西方体系,可结果却事与愿违,不仅没能缓和国内的矛盾,反而让南北之间的裂缝越发明显。美国的投资和贸易协议让南方经济变得活跃,但北方却觉得自己被边缘化,内部分裂的苗头也愈发明显。
眼下的局势中,中国采取了冷静而精准的策略,通过经济合作和外交关系,努力维护地区的平衡。越南那边靠美国的大胆赌注还能撑多久?在内部分裂的影子笼罩下,中方会怎样应对这些变数?
越南的统一,并没有完全消除南北之间那种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。
1975年4月30日,北越军队攻占西贡,越南战争就此告一段落,南方也改叫胡志明市,名义上实现了统一。不过呢,南方那套经济习惯和北方的政治理念,总是难以搞得一致。
胡志明市依靠港口的优势以及市场化的基因,成为外资涌入的重要枢纽,2023年贡献了全国超过60%的税收,接近GDP的三分之一。同时呢,北方以河内为核心,掌控着政治和军事的资源,政府的高层大多是北方出身,财政分配也偏向北方,南方只拿到大概两成的预算。这样一来,经济和权力上的不平衡,也埋下了分裂的伏笔。
越南在冷战以后,外交路子发生了挺大的变化。1995年跟美国正式建交,之后在2006年加入WTO,这也标志着越南逐渐走向国际舞台,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了。
2023年9月,美越关系升格为“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”,和中越关系放在一块儿,说明越南在中美之间想搞好平衡关系,挺明显的。
2023年,雷蒙多作为美国商务部长,去越南走了一趟,带来了关于芯片、稀土、能源等方面合作的方案,把越南夸成“印太新支点”。那年越南对美出口额达到970亿美元,同比增长20%;胡志明市和周边省几乎贡献了全部的出口量,占比超过80%。像苹果、三星这些大公司,也把生产线从其他地方转到南方,平阳、同奈等省都变成了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。
亲美政策带来的经济好处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,导致南北经济差距变得更大。2023年,胡志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00美元,而北方的谅山省只有1900美元。
南方凭借过去与西方的联系,挺快适应资本推动的节奏,吸引不少外资来建厂,港口的货柜吞吐量占了全国的70%。相比之下,北方的基础设施还落后,接不了高技术产业,经济增长速度大概只有南方的60%。
2024年,越共内部泄露的一份文件指出,要“防止地方资本偏离国家意识形态”,还明确提出南方的外资协议必须报到河内审批。这一举动引起胡志明市议会的强烈反弹,地方代表们公开质疑中央的公平性。
南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。在1975年前,南方得到美国的援助,经济相对繁荣,文化也相对开放;而北方则受到中国的影响,更加重视革命传统。统一之后,北方的政治领导和南方的经济发展之间就出现了不少摩擦。
1986年一推开改革开放,南方就抢先吸引外资,胡志明市到成了经济的重心;反之,河内还在按中央计划走。到了2010年左右,网络上传开个“新越南地图”,里面把胡志明市当成首都,想象中的“越南共和国”这个构想,虽然没得到官方点头,可在南方的小伙子们中倒挺有共鸣的。
到2024年底,越南政府挑了两位北方的副总理,没考虑南方的候选人,这就让胡志明市的商界不太高兴,有些企业甚至把资金转到了新加坡。
美国的干预越发加剧了分裂的危险。今年,驻越南大使馆通过非政府组织推动“市民组织建设”,看似是做善事,实际上是为了培育亲美势力。南方大学里的社团经常举办美韩企业的“校园路演”,大肆宣传与西方保持紧密联系的思想。
2025年头,南方一些省份提议搞“区域自主创新试点”,强调财政自主权和外资自由谈判,结果得到了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的支持。
河内没有明确同意,也没拼命阻止,显得在经济压力面前还是稍微让步了。北方的媒体反而批评南方“资本渗透意识形态”,南北之间的说话风格越发不同,简直像是两个国家似的。
跟以前比起来,现在的分裂危机更偏向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。当年1975年前的裂痕,是由意识形态和军事的对立推动的,可是如今呢,更多体现为经济分配的不平衡以及地方自主权的争夺,双方的角力变得更为复杂。
2018年的抗议主要集中在街头行动上,而到2025年,危机变得更为隐晦一些,表现为企业撤资和各地方政策之间的角力。如果南方地区关于经济自主的呼声一直没有停,下去,可能会对越共的中央集权造成冲击,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统一。
中国在越南局势中一直保持冷静而又精准的应对策略,2023年中越贸易额突破了2300亿美元,而中国也稳居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位置。
到了2025年3月,中越边境的过关速度变慢了不少,像凭祥、海防这些地方的货柜堆得都快挡不住,出口到中国的货量也缩水了大概三成。4月的时候,中国对越南的水果、家具啥的进口产品加大了技术审查力度,南方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受到了挺大影响。
在军事方面,中国加强了在南海岛礁的巡逻,越南的海警多次选择让路。跟1978年那阵子对抗比起来,现在中国更倾向于用经济和外交手段施压,避免硬碰硬,力求保持地区的稳定。
眼下,越南的南北分裂还没有真正变成公开冲突,可是那裂痕可是越撕越大。南边坚持搞经济自主,河内也在加强监控,双方的较量明显在变激烈。
中国利用边境贸易的变化以及南海巡航,向外界传递着一些信号,那就是在国际局势中的态度。而越南呢,亲美路线一走,也得付出不小的经济代价,要权衡得失了。越南可得在经济繁荣和国家统一之间找到个平衡点,不然以前的痛苦就可能重演。中国的克制表现会持续对越南的选择产生深远影响,要说未来走向,可得留意了。
散户配资官网下载,珍时汇好策略,富民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