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点击上方 [儒风雅集] 关注我
曹植身处东汉末年乱世,因曹丕猜忌身陷政治困境。《君子行》诞生于他失意低谷期,表面劝诫避嫌守礼,实为自保智慧:以“瓜田李下”警示风险。
借周公典故抒发抱负,却在“和光甚独难”中道尽藏锋之难。诗中凝结着君子的生存哲学。
避嫌是处世底线,谦逊是修身根基,而逆境中坚守理想,终能以精神超越困局,于约束中觅得心灵自由。
图片
君子行
曹植
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。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。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。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。
图片
【01】
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
【释义】
此句出自《周易》的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”,强调君子需在祸患未生时便预判风险,避免置身易引猜忌的境地。
如瓜田李下等场景,即使无心之举也可能招致误解。曹植以“防未然”为核心,告诫世人以清醒的洞察力规避潜在危机,体现儒家“克己复礼”的智慧。
【感悟】
真正的智慧在于预见而非补救。生活中,我们常因疏忽陷入被动,而“防未然”是一种对自我和他人的双重尊重。
人生如棋局,真正的智者不仅落子无悔,更能在棋局未定时看清风险。古谚云“人言可畏”,流言往往源于无心之举。
这让我想到自然界的竹,虽生于荆棘丛中,却因节节挺拔而免受缠绕。君子之道,亦在于以清醒的内心为灯塔,在混沌世界中辟一方清朗天地。
若能以谨慎之心待人接物,既能守护清白,又能赢得信任,这便是君子立于世间的从容底气。
图片
【02】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
【释义】
以“瓜田李下”为喻,告诫人们避嫌的重要性。弯腰提鞋、整理帽子本是寻常动作,但在特定场景下可能被曲解为偷窃。
此句化用古谚,强调言行需与场景相宜,避免因细节失节。《北史》亦引此典,警示世人“古人所慎。
【感悟】
曾见山涧清泉,若流经泥淖必染浊色;但若主动绕石而行,反能保持澄澈。
这句诗恰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对“清白”的本能追求。当我们身处复杂环境时,与其抱怨他人误解,不如学莲花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生存智慧。
既保有纯真,亦深谙如何避开淤泥的纠缠。真正的君子之行,往往生于克己的方圆之间。
【03】
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
【释义】
借伦理规范阐述分寸感的重要性。叔嫂避嫌、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核心,看似刻板的规则,实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根基。
曹植以具体礼仪为引,揭示“距离产生纯粹”的哲理,呼应《礼记》的“谨乎其外”.
【感悟】
犹如古琴七弦,每根弦的松紧皆需恰到好处,过紧易断,过松失声。叔嫂间的分寸、长幼间的距离,恰似这琴弦的张力。
现代人常强调“打破界限”,但真正的亲密何尝不需要某种克制的优雅?
就像星空中的星辰,彼此辉映却永不相撞,这种保持距离的默契,反而成就了璀璨银河。
图片
【04】
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。
【释义】
“劳谦”出自《周易·谦卦》,强调谦逊勤勉为立身之本;“和光”化用《老子》“和其光,同其尘”,反映在浊世中保持高洁之难。
曹植感叹:藏锋守拙比独善其身更难,需在世俗与理想间找到平衡。
【感悟】
深海珍珠诞生于黑暗的蚌壳,却将砂砾化为光华。这句诗让我想到:真正的谦逊不是刻意隐藏光芒,而是在照耀他人时收敛刺目之芒。
犹如明月悬空,既照亮夜行人的路,又让群星不失光彩。在张扬与隐忍间找到平衡,才是最高明的“和光”之道。
【05】
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
【释义】
“用周公“一饭三吐哺”的典故,塑造礼贤下士的圣贤形象。“下白屋”体现跨越阶层的谦卑,“吐哺”以中断饮食的细节凸显对人才的珍视 。
曹植借古喻今,将治国理想寄托于具体的历史人格典范。
【感悟】
想起沙漠中的胡杨,根系深扎地底却始终仰望苍穹。周公的谦卑不是俯视的施舍,而是对智慧的虔诚仰望。
当我们面对他人时,若能如大地承接雨露般敞开胸怀,便能理解:真正的尊贵不在地位高低,而在于能否在平凡处看见非凡。
每个灵魂都值得被郑重以待。
图片
【06】
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
【释义】
延续周公典故,以“握发见客”的生动场景收束全诗。三次中断沐浴的细节,将勤政精神具象化为水滴般的具体行动 。
曹植以此揭示圣贤的本质——非天赋异禀,而是无数微小坚持的累积。
【感悟】。
江河不择细流,故能成其深。这句诗让我想到敦煌壁画:画工们用数十年描摹一笔一画,终成千年不朽的辉煌。
所谓圣贤,不过是把“重视”刻进日常琐碎的人。当我们抱怨理想遥远时,或许该学学溪流的耐心——它从不会因岩石阻拦停步,而是日复一日地雕琢出自己的道路。
【结语】
曹植以《君子行》勾勒出君子的精神图谱:避嫌是底线,守礼是框架,谦逊是根基,效法圣贤是超越的阶梯。
诗中既有儒家的入世担当,又有道家的藏锋智慧,千年后仍能叩击人心。愿我们皆能以诗为镜,在纷扰中修得一片澄明。
完
图片
感谢阅读!
欢迎点赞
图片
,收藏图片
,分享,留言!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,品味国学经典,感悟人生!
往期回顾
传世佳作《龟虽寿》,短短56字,却句句说透中年人的豪情壮志
千古名篇《临江仙》,全文仅六句,句句气势磅礴,读后回味无穷。传世妙文《座右铭》,仅用100字,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与修身之法百字奇文《青云志》,句句振奋人心,道尽山河壮阔与人生至理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散户配资官网下载,珍时汇好策略,富民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